2019年就业工作主要举措
(一)拓展市场,确保充分就业
1. 改革校企合作评价制度
将校企合作的成果落实到吸纳和解决毕业生就业上来,切实发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在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2. 构建精准就业工作模式
积极运用“就业+互联网”模式,通过就业网、就业联盟、职业咨询室等平台和渠道,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需求,开展精准对接服务。
3. 强化就业信息推送
推动搭建跨区域、跨行业、跨类别的招聘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各二级学院依托本院主体专业举办分行业的中小型校园招聘活动,探索开通网上初选、线下面试的便捷校园招聘模式,收集筛选一批岗位信息集中推送,实施好 11 月“就业服务月”活动,加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对低年级学生着重进行职业生涯启蒙,对高年级学生着重提升职业素质和求职技能。
4. 拓展就业市场
主动向重点领域、重大工程、新兴产业等输送毕业生,建立就业基地联络员制度,做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联络工作。
(二)强化服务,提升就业质量
1. 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师资建设
整合合作企业、专业人力资
源公司和重庆市就业专家库资源,整理学校就业指导以往经验,分行业、分专业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案例库、优秀简历库和就业面试题库,让就业指导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全方位、全过程;强化人才培养的实践导向,做好学校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大规模跟踪调查,完善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2. 夯实就业指导平台建设
探索建立职场精英训练营,适时邀请重庆市就业专家、知名企业负责人、优秀校友和先进典型到校讲学,讲解就业形势政策、求职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积极开展职业探索,加强就业观念引导,进行职业规划,促进毕业生积极就业、理性择业;进一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职场模拟招聘大赛等重要赛事的组织动员工作,加强参赛指导,将比赛过程与就业指导过程高度融合,相互促进;鼓励各二级学院以班级为单位根据其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开展主题班会、企业认知、职场模拟等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从而完成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3. 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和到基层就业
切实毕业生加强理想信念和思想教育,将相关内容纳入毕业班级主题班会和主题团日活动范畴,帮助毕业生自觉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激励更多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加大宣传引导,发布政策服务宣传指引,集中宣传一批毕业生扎根基层的生动事迹,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积极配合兵役机关,推动大学生征兵工作高质量发展,激发参军入伍的热情;广泛宣传我校献身国防、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优秀毕业生典型,营造良好宣传舆论氛围,建立动员大学生参军入伍长效机制。
4. 强化权益保护, 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
进一步落实就业推荐、就业信息发布、招聘会组织等相关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开展就业离校前的教育和宣讲,建立用人单位“黑名单”,防范“培训贷”、求职陷阱、传销等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现象,严厉打击以求职、就业为名义的信贷陷阱和传销、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解读劳动就业法律法规政策,开展案例警示教育,发布求职陷阱提示,严厉打击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切实保障毕业生就业安全。
(三)精准帮扶,关怀就业困难群体
1. 重点关注,建立就业困难学生台账
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健全完善特殊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状况动态监督机制,重点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女大学生等特殊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确保困难群体就业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掉队,关心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农村生源学生、残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特殊群体就业,确保每一个人都实现稳定就业。
2. 加强指导,精准发力
发挥各二级学院、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对就业困难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辅导和专业指导,着力优化指导服务;精准推送个性化指导服务,努力实现岗位信息与求职信息“无缝对接”,提高就业统计科学性、即时性和准确性;针对女大学生群体开设专门讲座和培训班,提升女大学生职业气质和保护意识,倡导积极健康的女性职场文化和价值观。
(四)切实规范校园双选活动管理
1. 强化组织统筹和提供充足就业岗位信息
校园双选活动(秋季 11 月、春季 5 月)由就业指导中心牵头组织,二级学院、教务、安保、医疗、后勤部门等共同参与。确保为毕业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有效岗位信息。制定实施方案和安全应急预案。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坚决防止安全意外事故发生。
2. 严格用人单位资质和招聘信息审核
严格按照教育部“三严禁”要求,全面规范和加强招聘主体单位资质条件、经办人员身份审核,对不符合招聘要求的招聘单位和人员,不得同意开展招聘活动;对招聘信息要逐一审核,确保招聘信息真实有效。要安排工作人员对校园双选活动的宣传材料和招聘简章内容进行核查,对违反要求的,要立即处理、及时纠正。
3. 严禁违法违规招聘行为
对打着“就业”幌子,以“招聘”“介绍工作”“推荐就业收取培训费”等为名的个人或企业进行重点甄别;对违法违规和
诚信的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建立预警库,并通过多渠道对毕业生及时发布就业预警信息。对已陷入就业陷阱的毕业生要积极提供援助,妥善处理。
4. 做好双选活动统计和档案整理
加强就业招聘活动资料收集、整理,形成分类规范、完整全面、查阅方便、利于保存的文档卷宗。按要求将校园招聘活动举办情况报送至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五)积极推进“ 就业+ 互联网” 服务
1. 推进大学生信息平台应用
利用重庆市大学生信息平台,构建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二级学院和辅导员参与的三级使用管理体系,积极引导毕业生激活账号,如实填报有关信息。
2. 开展精准就业信息服务工作
依托重庆市大学生信息平台,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数据库,准确掌握、详细记录毕业生求职意愿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实现人岗匹配,提供跨区域、跨行业、跨类别招聘信息服务,举办符合学科专业特色、特点的校园招聘和网络双选。充分借助手机 APP、短信、微信等新技术、新媒体,及时宣传、发布国家和我市就业政策,为毕业生多渠道精准推送就业信息;要严格审核所属就业网注册用人单位信息。
(六)着力加强就业教育指导和队伍建设
1. 切实加强就业教育指导
开设不少于 32 学时就业指导必修课。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远大理想,志存高远,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到基层一线、到部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成长成才。切实关心关爱每一位毕业生,实施更加科学、精准的就业指导,切实提高其就业择业能力。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水平,提高学生对学校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2. 积极开展队伍培训
做到就业工作培训全覆盖。培训内容必须包括教育部“四不准”“三严禁”等有关政策解读、就业工作流程和就业数据统计、双选活动组织、竞赛活动组织、信息平台使用以及就业指导方法等。